12月21日,第三届中国登山户外行业大会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丁祥华在大会上发布了《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下文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登山户外运动为代表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正加快成为全民健身的优势产业和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十个方面的特征。
01 参与人数持续增长,消费场景逐渐延伸
登山、徒步、露营等亲近自然、参与形式多样、新颖刺激的山地户外运动越发受到公众青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青山绿水之间参与登山、徒步、攀岩等户外运动。根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过4亿人次,大众化、全龄化、个性化的趋势显现。
02 政策空间渐次打开,保障效果不断显现
国家近几年密集出台了支持户外运动发展的政策。呈现登山户外运动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建立、政策制定主体多元化已成定局、上位政策促进行业政策制定出台、政策执行效果明显促进产业发展,以及“白银事件”催生户外运动赛事管理政策体系出台的发展特征。
政策体系指明了登山户外运动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擘画了未来登山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蓝图,为助力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03 场地设施建设加速,载体创新功能拓展
登山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因其承载力强、综合效益高,并可与大众广泛参与的徒步、骑行、越野跑等项目相适应,成为破解全民健身场地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载体不新等难题的重要手段。
截至2023年9月,全国已建成国家登山健身步道30条,总里程近3130公里,在建16条,总里程预计增加1660公里,分布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经营性攀岩场所已超过600家,攀岩爱好者人数近50万;青少年户外营地超过1000个,每年参加青少年户外冬夏令营的人次超百万。
04 社会组织不断健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我国登山户外运动社会组织目前已基本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治理体系。目前全国登山户外运动相关协会共2393个,34个省级行政区均成立了登山户外运动相关协会,覆盖率为100%;333个地级行政区中,地级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共计285家,分布于22个行政省和5个自治区,地级协会总覆盖率为85.59%。四级治理体系的建立,为登山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05 企业组织数量增加,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目前国内正常营业的登山户外运动产业主体数量高达208495家,露营以123280家的数量占据了“半壁江山”,并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产业主体类型以非国有制企业为主,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自然人独资)占比高达63.27%,而产业分类中登山户外运动服务业组织数量占比高达97%以上。
06 赛事体系不断完善,品牌效益持续增长
各地区围绕可利用的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不断完善赛事体系、培育特色赛事活动、打造品牌赛事,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
当前,我国登山户外运动赛事得到了快速发展,以中国登山协会为主体举办的登山、徒步、攀岩、攀冰、山地越野等户外运动项目赛事活动每年举办300—500场,并形成了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全国群众登山大会、全国露营大会、全国徒步大会、中国攀岩联赛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
07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发展人才支撑
中国登山协会培训工作是我国登山户外运动开展的基础,为我国登山户外事业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登山协会已完成33个户外运动类别共1905期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学员破54243人次,为我国未来的户外运动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目前全国高校开设户外运动方向课程的有100余所,主要设立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两个专业门类之下,每年培养户外方向人才约4000人。
08 青少年参与势头强劲,普及推广效果明显
中国登山协会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自1985年开始就组织登山夏令营,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广青少年攀岩,2017年成立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委员会。登山户外运动已在青少年中得到较好的普及推广。
首先是构建青少年攀岩发展体系,夯实项目基础,助力攀岩稳步发展。以“攀岩希望之星”活动为抓手,同步推进“攀岩进校园”计划,近几年青少年攀岩人口数量稳步增加,在赛事方面,目前已形成全国青年锦标赛、全国少年锦标赛、全国青少年U系列联赛、全国青少年公开赛四大赛事。其次是打造“营动中国”冬夏令营品牌,建立青少年户外营地体系,近几年总参与人次已超30万。
09 竞技体育先导先行,引领效益显著增强
2016年攀岩正式成为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2017年我国全面启动奥运备战工作,制定了备战方案,落实队伍组建、训练和参赛等各项具体工作,创造性地成立共建国家集训队和复合型保障团队等举措,运动水平快速提升。
攀岩从全运会群众项目升级为正式项目,引领运动的发展。2017年攀岩作为群众比赛项目亮相全运会赛场,2021年攀岩成为全运会正式项目。每年,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和全国性攀岩赛在30场左右,参赛人群已实现专业运动员、大学生、青少年和岩友全覆盖。
tips:2024年8月,国家攀岩队在巴黎奥运会上,伍鹏、邓丽娟分别以4秒77和6秒18的成绩双双夺下速度攀岩银牌。
10 产业规模稳定增长,消费能力持续增强
据推算,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规模约为体育产业总规模的13.33%,占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的22.22%。据此可估算,2022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约为35000亿元,户外运动产业规模为21000亿元,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规模为4620亿元。
根据全国问卷调查,登山户外运动消费能力持续增强。男性参与者在一年时间内登山户外运动人均消费为1.3万元,女性一年时间内登山户外运动人均消费为1.11万元;25—34岁和35—44岁两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在户外运动方面的消费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28.98%和23.40%,这两个年龄段的消费者是登山户外运动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随着人们参与形式愈发多样,登山户外装备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向。
本报告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登山协会携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编制而成。报告深入剖析了我国登山户外运动产业的当前状况,明晰了所面临的多重挑战与潜在机遇,旨在为推动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行业机构的积极推动和广大爱好者的广泛参与下,我国登山户外运动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