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登山协会、浙江省体育局主办,杭州市攀岩运动协会承办的2023中国登山协会第二期晋升国家级攀岩裁判员培训班于12月27日至2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本次培训班共有25个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推荐了34名优秀一级裁判员参训,学员里既有从事攀岩教学的高校老师,也有岩馆的经营者以及地方协会的攀岩业务骨干。经过三天的学习及理论和实操考核,共有26名学员取得了国家级攀岩裁判实习资格。
27日上午的开班仪式上,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攀岩运动部主任厉国伟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登山中心和中国登山协会关于攀岩技术官员培养的现状和计划,他说到,攀岩运动在入奥红利刺激下发展势头不断强劲,人才培养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仅2023年,中国登山协会先后委派了96人次的讲师支持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湖北、福建、天津、安徽、河南、吉林、云南、江西、河北、内蒙、宁夏等19个省区市主办一级攀岩裁判员培训班9期、二级攀岩裁判员培训班22期,共培养一级攀岩裁判员250人,二级攀岩裁判员524人。此外,中国登山协会今年还举办了5期定线员培训班,共有130名学员;1期裁判员讲师培训班,24名学员;还举办了首期攀岩赛事解说员培训班,24名学员。
厉国伟主任还介绍到,中国登山协会近期正在修订攀岩裁判员管理办法暨实施细则和培训大纲,并计划于2024年初公布。今年中国登山协会还将积极争取承办国际级技术官员培训,力争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水平裁判员、定线员,推动更多人才成为国际级,在更大的平台上发光发热。
中国登山协会高度重视本次培训班教学工作,除了选派洲际级攀岩裁判员徐卫红、国际级攀岩裁判员程莹、国家级攀岩裁判员黄静进行攀岩规则和竞赛工作教学外,还特别邀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邹新娴、以及国家级登山教练员罗申分别进行大型赛事领导力及风险管控和登山精神的课程分享。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攀岩运动部竞赛主管王庆福作为本次培训班课程总监为大家确立了培训及学习目标,并对课程及考核安排做了解读。在培训目标上,一是要端正学习动机,做到爱岗敬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要理解规则背后的逻辑并做到能够熟练运用规则,扎实掌握攀岩竞赛组织和执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要通过大赛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历练,练就过硬的执裁和赛事组织本领;四是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尤其是攀岩专业英语。围绕上述目标,在课程安排上,有赛事组织领导力及风险防范、登山精神的传承以及职业素养的讲授;通过总结提炼判罚及赛事组织经验,通过案例分析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学员提升应对技术故障、申诉等突发状况的能力。
作为国家级裁判,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以及衔接都需要十分明确,并且对于整个赛程的把控,以及整个比赛场地的空间设计、流线走位都要有缜密清晰的思路。三天的课程很充实,培训不仅仅是对具体的细则判罚,更多是从裁判长的角度和高度出发,教授学员如何处理各种申诉以及突发状况等。
本次培训班顺利举办,除了浙江省、杭州市相关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支持外,还得到了杭州市钱塘区体育总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小学、杭州岩届体育文化策划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