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援主任在开幕式上致辞-白宇摄
11月18日至20日,九峰山杯2011年全国山地竞速系列赛北仑总决赛在宁波市北仑区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九峰山开赛。这也是该项赛事继今年4月、10月分别在宁波四明山、黑龙江亚布力举办了两次分站赛后,打响的收官之战。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2支代表队近百名队员参加,其中不乏在前两站的比赛中都表现十分突出的选手,以期通过在决赛中的奋力拼搏为今年的全国山地竞速系列赛画上圆满的句号。
本次比赛由中国登山协会、宁波市体育局、宁波市旅游局、北仑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仑区文体局、北仑区旅游局、北仑区大石契街道办事处、宁波市户外运动协会承办。宁波市体育局局长李浙闽,北仑区委副书记、北仑区人民政府区长华伟,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江援出席了于18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比赛激烈角逐中-白宇摄
总决赛共设男子、女子长距离升降赛,男子、女子短距离爬坡赛四个小项。在19日首先进行的男子、女子长距离升降赛中,赛道囊括了林间小道、沙石路、陡坡下降等多种路面情况。其中男子比赛赛道全长17.67公里,女子赛道避开了男子赛道中难度较大,最为曲折的一段,全长共13.9公里。
11月的九峰山依然风景秀美,绿树环抱,然而素来多雨的天气在比赛期间也未能网开一面,连日的雨水使赛道变得十分的泥泞、湿滑,加之南方地区特有的湿冷天气,为选手们顺利完成比赛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很多队员在抵达终点时都是双腿溅满泥水,并有因为跌倒而导致的轻微扭伤、划伤。据本次比赛的主定线员罗彪介绍:“相对四明山站和亚布力站的赛道而言,本次比赛的赛道难度的确更大一些,上、下坡的坡度比较陡,尤其是最后冲刺阶段的一段陡坡下降,对选手是很大的挑战。”
男子选手在短距离爬坡赛中-白宇摄
经过平均大约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队员们陆续完成了比赛。最快抵达终点的男女队员均来自江苏登协BLACKYAK队,男队员朱家利用时1小时29分34秒,女队员东丽用时1小时30分56秒。来自宁波大自然户外俱乐部的王志成,温州市登山协会的胡安瑞分获男子长距离升降赛的二、三名。女子比赛的二、三名则由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陈为莹和徐金凤获得。
女子运动员在长距离升降赛中奋力前行-白宇摄
20日举行的短距离爬坡赛为男女队员设置了完全相同的赛道,总长度4.19公里,累积上升422米。男子队员平均用时25分钟左右,女队员平均用时35分钟左右完成。该项目的男女冠军仍然由实力强劲的朱家利和东丽获得,男子二、三名是来自温州市登协的陈官保和大连理工的李少壮,而女队员陈为莹、徐金凤同样摘得了该项目的二、三名。
包揽两项冠军的男女选手-白宇摄
山地竞速是一项在山地自然环境中设置的规定路线上考验运动员奔跑能力和速度的比赛。对环境的要求相对简单,最适合在丘陵地带开展,是一项参与度广、观赏性高、竞技性强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之一。在国际上开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也是未来几年中国登山协会将重点推广的登山户外运动项目之一。据本次比赛的总裁判长王云龙介绍:“山地竞速比赛最关键考验的是运动员科学分析线路以及合理分配体能的技战术能力,只有对赛道的整体上升、下降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根据路段情况合理的制定出完成比赛的战略战术,才能够取得更大的优势,获得好的成绩。”
本次赛事的举办地宁波市北仑区素有冠军城的美誉,不仅有中国女排、中国篮球、中国乒乓球和中国羽毛球等多个奥运项目的训练基地落户于此。同时还在2011年9月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试点单位,跻身全国20个示范单位之列,成为全国惟一入选的县级区和浙江省惟一入选单位。可说是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工作中取得了双丰收。而充分利用城市周边优美秀丽的山地自然资源,推广开发地户外运动或旅游,推进“森林北仑”的建设也已成为北仑区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北仑区已累计建成集山林美景、野趣、生态、健身于一体的森林游健身步道100余公里,累计接待市民近80余万人次。本次比赛的举办更是得到了区政府及九峰山景区的大力支持,对江浙沿海地区登山户外运动的发展和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次难得的宣传和推动契机。